公告
4/3(四),4/4(五)清明節休診
4/5(六)上午正常門診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即指一般所稱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指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局限於鼻腔或咽喉而言,由病毒引起者約佔90%以上,一般病程約1~2週。
一、臨床表現局部症狀:噴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全身症狀:全身不適,發熱惡寒,頭痛、頭暈,四肢腰背痠痛。
二、D.D.感冒流感1.主要根據流行病學資料,流感流行快,在短期同一區域內有很多人相繼發病,臨床症狀類同。
2.流感一般全身症狀重,感冒全身症狀輕,鼻部症狀重。
3.病毒分離及血清學診斷有助於兩者鑒別。
三、上呼吸道感染屬中醫感冒範疇 感冒的發生主要為感受風邪疫毒,尤其在氣候突變,寒暖失常,正氣虛弱的情況下,侵襲肺衛而成。其病情輕者亦稱「傷風」、「冒風」、「冒寒」,重者稱為「重傷風」;一個時期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四、上呼吸道感染的辨證論治1.風寒感冒:
證候:鼻塞聲重,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痰清稀色白,甚則頭痛、身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荊防敗毒散加減挾濕可加平胃散或改羌活勝濕湯挾痰濁可加二陳湯挾氣滯可加香附、蘇梗 聯刊於台灣黃頁
2.風熱感冒:
證候:發熱、微惡寒、汗出不暢,頭痛且脹,鼻塞、涕濁,口乾而渴,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粘稠,苔薄黃,脈浮數。
挾濕可見頭重體倦,胸悶泛惡,小便赤。
挾燥可見口唇鼻咽乾燥,口渴,乾咳無痰或咳嗽不爽。
治則:辛涼解表,清肺透邪方:銀翹散加減挾濕可加藿香、佩蘭挾燥可加杏仁、瓜蔞仁。
3.表寒裡熱:
證候:發熱惡寒,無汗,肢節煩痛,鼻塞聲重,口渴,咽痛,咳嗽氣急,痰黃粘稠,心煩或溲赤便秘,舌苔白或黃,脈浮或數。
治則:疏風宣肺,散寒清熱方:麻杏甘石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