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4/3(四),4/4(五)清明節休診
4/5(六)上午正常門診
甲狀腺疾病的中醫診療
門診中常有20~30歲的年輕女病人一見到醫師便說:「醫師,怎麼辦?這幾個月來我瘦了十幾公斤,一直吃卻還是吃不胖,脾氣變得很暴燥,常覺心悸,心跳好快,晚上睡不好,很怕熱,手抖得很厲害,拿碗筷都快拿不住了,朋友說我脖子比較大,我是不是得了“大按歸”...。」
俗稱的“大按歸”就是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在六十年代以前通常是因為缺碘引起的,但從食鹽加碘後,因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已很少了。
甲狀腺腫可能功能正常,也可能功能異常。功能異常又可分為功能亢進與功能低下,如前面提及的病人功能亢進的病例功能正常的病人又可分為良性單一結節腫,多發性結節腫,和瀰漫性腫大,也可以是惡性的。這些病人臨床上通常不會有什麼症狀,腫大也通常由朋友或醫師發現的。
甲狀腺機能亢進主要症狀有:食欲增加、體重減輕、心跳加快,常感焦躁不安,怕熱多汗,大便次數增多,女性往往會月經變得不規則,月經量減少甚至停經。有部分病人會發生突眼(30~50%),腳黏液水腫(少於10%)。
像之前提到的年輕女性病例通常都是葛拉扶茲症(Graves’ disease)的病人,它是由病人體內產生不正常甲促素接受器抗體(TSH receptor Ab),刺激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素的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病人的甲狀腺通常是對稱性腫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較不典型,往往沒有如上述的明顯症狀,反而較常表現體重快速減輕,心悸、喘等症狀,應與糖尿病、心臟病作鑑別診斷。
老年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是由單一毒性腺瘤或多發性結節引起,幾乎不會有突眼的症狀。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主要症狀有:容易疲勞、全身無力、頭暈、便秘、憂鬱、體重增加、腳容腳容易抽筋,發生的原因通常為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也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甲狀腺摸起來比較硬,病理表現為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病人通常有很高的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除了橋本氏病之外也有很多甲狀腺機能低下,是因吃原子碘或開刀治療甲狀腺腫之後造成的。
由於甲狀腺腫有各式各樣的表現,所以對每一個甲狀腺腫的病人除了主訴的相關症狀外,更應觸診其甲狀腺腫大的情形,並做甲狀腺功能測定,而對不對稱性腫大,單側腫大,或硬度不正常者都應安排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再視超音波之發現決定是否進行穿刺檢查。
在治療上甲狀腺疾病中西醫各有優劣,對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西醫使用原子碘、開刀、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可快速改善症狀,但副作用大;中醫使用舒肝理氣軟堅散結的藥物治療緩解症狀雖然較慢,但療效穩定副作用較少,大部分人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 對於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人,最重要的是確定是否為惡性,若有惡性的可能即應進一步檢查,若確定為惡性則手術為優先考慮,若良性則可以服中藥治療,效果優於西藥。若功能低下則建議服用甲狀腺素。
中醫對甲狀腺腫的治療原則:在辨病辨證的基礎上以理氣化痰,消癭散結為基本原則,對腫塊質地較硬及有結節者,應配合活血化瘀。火鬱傷陰而表現陰虛火旺者,則應以滋陰降火為原則。
中醫對甲狀腺腫的辨證論治:
1. 氣鬱痰阻型:(單純彌漫性甲狀腺腫) 治療:理氣舒鬱、化痰消癭。
2. 痰結血瘀型(結節性甲狀腺腫) 治療:理氣化痰、活血消癭。
3. 肝火亢盛型。